当前位置:首页 > 宠物技巧 > 正文

就是爱朗读 | 崔丹、大饼为您朗读!

名家名篇名著美文美声美好以声音诠释经典用朗读唤醒热爱欢迎收听——《就是爱朗读》《就是爱朗读》本周继续为您推荐两篇精品佳作分别是《母语》节选《温泡菜》节选接下来跟随两位朗读者走进声音的世界朗读者:崔丹厦门经济交通广播主持人作品:《母语》节选作者:席慕蓉,当代画家、诗人。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著有诗集、散...

名家名篇名著美文美声美好以声音诠释经典用朗读唤醒热爱欢迎收听——《就是爱朗读》《就是爱朗读》本周继续为您推荐两篇精品佳作分别是《母语》节选《温泡菜》节选接下来跟随两位朗读者走进声音的世界朗读者:崔丹厦......

名家名篇名著

美文美声美好

以声音诠释经典

用朗读唤醒热爱

欢迎收听——《就是爱朗读》



《就是爱朗读》

本周继续为您推荐两篇精品佳作

分别是

《母语》节选

《温泡菜》节选

接下来跟随两位朗读者走进

声音的世界


朗读者:崔丹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主持人






作品:《母语》节选

作者:席慕蓉,当代画家、诗人。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诗篇脍炙人口。

滑动图标查看文章

《母语》节选

作者/席慕蓉

年少的时候,在家中,父母都是用蒙文交谈。只能听懂几个单字的我,有时候会故意去捣乱,字正腔圆地向他们宣示:“请说国语。”母亲常常就会说:“好可惜!你五岁以前蒙古话说得多好!”

一九八九年八月底,我在父亲的祝福之下,开始我的溯源之旅,从北京向内蒙古高原前行。居住在北京的蒙古诗人尼玛到机场来接机,等到我们的行李都在王府井饭店安顿好了之后,天色已近黄昏。他就带我们直奔在市区另一端的中央民族学院,那里刚好有个在北京工作的蒙古同乡一年一次的联谊。会场里人很多,每个人对我来说都是第一次见面,尽管我努力要适应这个新环境,慢慢地还是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就想法子找到一处比较空旷也还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

坐定了之后,往周围一看,原来早已经有三位男士坐在那里了。他们穿着蒙古袍子,系着腰带,头戴毡帽,脚下是长筒的靴子。那被草原上的太阳晒得很黑,被高原上的风霜侵蚀得皱纹满布的面容,有一种很奇怪的肃穆和漠然。看见我这个闯入者对他们微笑点头致意,他们三人也只是稍稍欠身还礼,依旧沉默着不发一言。我可是忍不住了,第一次见到从草原过来的蒙古同胞,让我很想和他们攀谈。于是,侧过身去,用我有限的蒙古话向他们问候:“您好吗?”原来漠然的双眸忽然都重新调整焦距,向我专注地望了过来,我心中一热,又急着说了两句蒙古话来自我介绍:“我也是蒙古人,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蒙古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些什么在我眼前忽然变得非常明亮,他们三个人同时向我展现的笑容是那样的天真的欢欣,充满了善意,一切暗藏着的藩篱在那瞬间全部撤除得干干净净,只因为我说的是我们共同的母语。当然,在这之后的交谈,我那几句蒙古话是绝对不够用的。不过,我尽可以找一位住在北京的蒙古同乡来帮我们翻译,他们也不会在意了。好像那最初的几句话已经成为我的护照,让我可以从此自由进出他们的国境。

从那个晚上开始,常会遇见相似的情景。只要我用蒙古话一开口问候,那藩篱就会自动撤除,然后光灿温暖的笑容就会出现了。有一次,我用玩笑的语气向一位教蒙文的教授说:“这些牧民,怎么就凭我这几句话就轻易地相信了我?”想不到他却正色回答:“你现在虽然说不出几个句子,可是每个字的发音都很标准,我们的耳朵一听就知道。你不晓得,在母亲怀中学会的语言,有些细微的差异,别人是学不来的啊!

朗读者:大饼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主持人





作品:《温泡菜》节选

作者:河西走狼,网络小说作家。

滑动图标查看文章

《温泡菜》节选

作者/河西走狼

民国年间,成都有家饭铺,招牌菜叫温泡菜,是一个姓温的师傅泡的,就凭这一道菜,饭铺生意十分红火。

可老板李吉一直是眉头紧锁。为啥呢?原来,李吉见温师傅岁数大了,让他在饭铺里的学徒中收个徒弟,但温师傅却说祖传手艺不外传。温师傅只有个女娃,叫招娃,是个瓜脑壳,怎么继承手艺嘛。这泡菜手艺要是失传,饭铺也开不长了。

这年秋天,温师傅得了一场病,治好后突然主动对李吉说:“我可以给饭铺带出个徒弟,但是,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李吉一听很高兴:“啥子条件?”温师傅慢吞吞地说:“第一个条件,让你的儿子李坤给我当徒弟。另外两个条件你仔细考虑,我不勉强。”他慢条斯理地接着说,“第二个条件:我打算回老家新繁养老去,让李坤跟着我回去学。”

李吉一听急了:“你回去了,饭铺的泡菜谁来搞?”温师傅笑了笑:“这个不是问题。我回去后,两个月就给你送来一批泡菜,直到李坤学成为止。”李吉答应了。

“最后这个条件嘛,就是让李坤跟招娃结亲,当上门女婿。”李吉一下子愣了,过了半晌才说要问问李坤意见。李坤听了,是一百个不愿意。李吉说:“你个瓜娃子,你最多受两年的憋屈,你只要把手艺学到手,你转身就把那个瓜脑壳休了,皇城坝的漂亮妹儿随你挑!”李坤这才答应了。

见三个条件全答应了,温师傅十分高兴,过了几天就带着李坤和招娃回新繁了。

刚过一年,温师傅送来第六批泡菜时,捎口信说,这批泡菜是李坤泡的,让李吉尝一下。李吉又惊又喜,立刻打开菜坛子,挨着尝了,和温师傅泡的口味一模一样。

一天上午,堂倌忽然跑进来,说:“老板,少爷回来了!”李吉一见就发现儿子的左胳膊上戴着个黑孝套,惊呆了说:“温师傅……出事了?你手艺还没全学会吧!”没想到儿子摇了摇头:“放心吧,该学的我都学会了。”李吉这才放下心来,接着又问:“那个瓜脑壳呢,温师傅没了,你就莫娶她了。”李坤嗫嚅了一会儿,才回答说:“老头儿临走时,嘱咐我千万莫嫌弃招娃,日后可以给我打下手。我想,要是撇下她,她得饿死,所以我就把她带回来了。”

第二天,李吉就让李坤泡了一坛子萝卜条。到了第八天,他打开坛子,见里头的盐水十分清澈,味道也好闻,可是嚼着嚼着,李吉忽然皱起了眉头说:“味道怎么没温师傅泡得好啊?好像差点啥子东西。”李吉一下子明白了,温师傅留了一手!到底差啥子东西?李坤想了好久,也没想明白。

这天晚上,招娃忽然哭哭啼啼地来找李坤,说她没得冰糖吃了。这时,李坤突然想起来。在新繁时,他泡好第六批泡菜的那天晚上,老头儿尝了尝坛子里的盐水后,忽然大声叫唤招娃:“幺乖儿,泡菜泡好了,接下来该你出手喽!”当时他没在意,去了一趟茅厕,回来后发现,招娃正拿着揭盖子的竹刀,打开坛盖子,从口袋里掏出啥子东西往坛子里放。

第二天,李坤特意泡了四坛泡菜,等到了第七天晚上,他学着老头儿的腔调,大声叫唤招娃:“幺妹儿,泡菜泡好了,接下来该你出手喽!”果不其然,招娃听到叫唤声,马上就应声跑了进来,要李坤出去。李坤隔着窗户缝扒起一看,只见招娃麻利地拿起竹刀,挨个打开四个坛盖子,从口袋里掏出冰糖,分别就放进了坛子里……李坤恍然大悟。

过了七天后,李坤打开坛盖,捞出泡菜一尝,味道果然和老头儿泡的是一模一样。李坤想起了老头儿临死前说的话,一下子就明白了。

放下泡菜坛盖子,李坤做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招娃接到了后院住,他还对饭铺的厨子和堂倌发话:“从今天起,招娃就是我的干妹儿,谁也不准动她一根手指头!”

解放后,国家评首届川菜大师时,李坤成了唯一一个靠泡菜手艺获评的人。他在写《四川泡菜》这本书时,也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了温招娃。


《就是爱朗读》这档广播精品节目推出第四季了,栏目将继续秉持初心,把古今中外名家经典这道文化大餐呈现给广大的听友,传递朗读带给我们的魅力。第四季上新节目将在厦门广播各频率滚动播出,欢迎大家来定点打卡收听!


具体播出安排

厦门经济交通广播(FM107)

周一至周日:14:00-14:30

厦门音乐广播()

周一至周五:07:00-07:30;13:00-13:30

闽南之声广播()

周一至周六:09:00-09:30

厦门旅游广播(FM94)

周一至周六全天逢整点播出

《就是爱朗读》栏目

音频制作:洪志艺

责编:林军钟华平

终审:陈文颂

最新文章